電力數據“富礦”中能挖出多少寶藏?
11月6日上午,河北滄州供電公司互聯網辦公室的張思為和同事認真討論,計劃開發搭建“電力數字產品策劃推廣平臺”網站。在他們的設想中,這就是一座專售電力數據產品的“商城”,“商圈人氣指數1號”是其中最亮眼的商品。
今年,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積極拓展電力數據增值服務,大力培育發展新興業務,推出了電網數據產品——“商圈人氣指數1號”。該產品可為客戶制訂推廣銷售策略、進行智慧運營提供支撐,實現了數據增值服務第一筆收入。國網河北電力隨后密集推出多款數據產品,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電力業務產生海量數據,怎么開發利用?
對第一次到滄州泰合廣場進行前期實地調研的情景,張思為還歷歷在目:“商家第一次聽說供電公司還能提供這樣的服務,既感興趣又帶有質疑。”
泰和廣場商圈已經投入市場運營近兩年,各家商戶經營狀況如何?周邊同等規模的商圈運營情況是什么樣?……商圈的經營方迫切地想了解客觀真實情況,可另一方面,他們又對供電公司新業務的開展能力心存疑問,猶豫不決。
而國網河北電力已經為這樣的服務模式轉型積累了良好基礎。
在初步建成的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國網河北電力已累計接入50套業務系統,數據存儲量達到137.3太字節,并且每年還以35太字節的數量在增長。一座體量巨大、蘊藏豐富的電力數據“礦山”,亟待開發。
2019年,河北省政府以“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打造“數字河北”全生態產業鏈。年初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全面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鼓勵開拓數字經濟藍海市場,培育新的增長動能。
有資源、有機遇,國網河北電力迅速明確以多業務系統數據融合、數據應用市場建立及數據增值服務的多維度拓展為核心,加快推進電力數據產品商業化運營。
為了“摸清家底”,該公司組織團隊持續開展數據盤點,涉及4個專業12334項數據,其中1074張數據表的9026個字段由模型支撐,模型表支撐度72.08%,詳實精準的數據為后期產品開發提供了支撐。
在產品開發前,國網河北電力對海量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把來源于不同業務系統的數據按照分析應用主題,依托多元化可視化建模、完整的數據處理流程等功能特性,對多源數據進行整合,完成規劃業務數據不同主題的綜合查詢與分析展現,為進一步高效分析數據打下基礎。
國家電網公司將數據增值服務列為泛在電力物聯網57項年度重點任務之一。國網河北電力整合了省市縣三級專業力量,形成了非線性數據增值服務工作體系,以及信息協同共享、進度協同管控、問題協同治理的三個橫向協同機制,并結合河北南部地區特色確定了用電環保指數、空殼企業監測等8個試點項目,開展先行先試。
什么樣的電力數據產品,能切中客戶的需求?
“小區人氣指數”是8個試點項目中的一項。結合近年來滄州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這兩個項目落地滄州供電公司。
在項目確定之后,國網河北電力隨即建立了專屬項目團隊——由該公司互聯網部、滄州供電公司、國網河北信通公司組成聯合研發小組,實施數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互補工作。
“如果‘小區人氣指數’項目單獨開發,商業化運營的前景都不明朗,但如果合并推進,以優化房產銷售策略為重點,能給客戶提供的數據就會豐富起來。”國網河北電力互聯網部主任董彥軍鼓勵項目團隊將兩個項目合并開發,尋找更契合市場需求的賣點。
如何讓產品更契合市場的需求?
項目團隊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積極與客戶接觸、進一步明確服務對象,另一方面根據已有需求嘗試建立產品模型。
項目團隊包括張思為在內有涉及5個專業的15名成員。在明確思路之后,他們找到滄州供電公司營銷部,列客戶清單,分析購買潛力,逐家上門走訪,深入挖掘客戶需求。同時,他們利用營業廳的客戶流動性,推出“半分鐘”問卷調查小程序,后臺導入80個數據增值服務問題,采取隨機抽取的形式,每次抽取10個客觀問題進行客戶調研。
經過多次的走訪調研,泰和廣場商圈最終進入項目團隊的視線。“在滄州市,泰和廣場是比較大的商圈,它的售價比所在的滄州運河區平均房價高出約19%。但是,他們的銷售量并不樂觀,商圈仍有大量商鋪待租售。”張思為和團隊成員分析,泰和廣場商圈亟待解決營銷策略制訂、租售價格調整等問題,它的經營走到了關鍵時期。
每一次客戶調研都有收獲,客戶的需求、疑慮成了產品研發的重點。項目團隊將產品命名為“商圈人氣指數1號”,瞄準了泰合廣場這家客戶。產品以特定區域為對象,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營銷業務應用系統、互聯網住房信息網站、互聯網住房信息論壇、現場調研獲取一年內用電及相關數據,對區域內居民滿意度等狀況進行評估,既有客觀真實的數據,也采集了百余戶商家的意見建議。
9月2日,帶著調整后的產品,張思為和同事又一次來到泰合廣場與經營方進行商討。這也是8月11日第一次接觸后,由泰合廣場方面主動要求的第一次面談。
電力數據產品如何在市場中走得更遠?
面對調整后的產品,客戶仍有質疑,除了想要更翔實的數據,還想對自身、對周邊商圈有進一步的深度分析。
經過15次模型分析、4次報告推演、5次模擬營銷,聯合研發小組逐漸明確以商圈周邊的居民滿意度等指標,建立訓練集和驗證集,進行有監督的機器學習,并對學習結果進行交叉驗證,最終構建起“居住環境滿意度分析模型”等4個大數據模型,對應形成評價指標,綜合評估商圈的居住環境、營商環境和發展潛力,并經過脫敏及安全測試。
這樣一個數據真實可靠、分析精準客觀的數據產品終于獲得了泰合廣場商圈經營方的認可。9月20日,經營方與滄州供電公司正式簽訂合同。9月23日,來自泰和廣場的咨詢服務費用劃入該公司財務賬戶,國網河北電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以來首筆數據增值服務有了收入。
在這一案例的經驗基礎上,項目團隊積極建立起多渠道數字產品產銷工作機制,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市場走訪調研、營業廳宣傳推廣、互聯網信息檢索等手段尋找潛在客戶;深入分析此次交易案例,明確從數據篩選到完成交易的整套標準化工作流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電力數據產品運營商業模式。
電力數據產品的價值挖掘,并不是僅在這一個項目上取得了成功。國網河北電力推出的“電眼看經濟”相關數據產品,為政府區域經濟科學發展決策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滄州供電公司現在每個月都會向滄州市發改委提供用電景氣指數和行業動能指數報告;保定市委市政府將保定電力物聯中心的集成數據作為地方經濟發展和工作規劃的基礎,并將該中心作為智慧城市建設、車聯網調度、能源監控、有序用電的指揮基地……
通過數據產品咨詢服務、數據增值產品銷售等方式,國網河北電力與十余家大中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以電力數據產品為橋梁,與上下游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生態圈。
“電力數據在泛在電力物聯網、智能電網、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大有可為,我們從10月到12月中旬全面開展數據價值挖掘暨微應用創新活動,相信會有更多的新產品、新應用集中涌現出來,為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的探索發揮更大價值。”董彥軍對電力數據應用前景充滿信心。(龐彥娟 楊超 鄭旺)